-
回眸2014之一| 岳峙:這一年,世界都在震動檔
關鍵字: 國際美國俄羅斯歐洲埃及茉莉花革命泰國烏克蘭普京奧巴馬默克爾習大大中國外交【紛紛攘攘的2014年即將過去,既有烏克蘭事件引發(fā)的地緣政治大戲,也有新一波顏色革命導致的“茉路狂花”悲劇;既有中國高鐵外交、峰會外交的強勢出擊,也有美國經(jīng)濟復蘇與否的撲朔迷離;既有飛機頻頻失聯(lián)的傷心故事,也有綜藝政治的黑色幽默……觀察者網(wǎng)特推出《回眸2014》系列文章,帶你領略環(huán)球涼熱。】
2014年的世界,是震動檔的世界。街頭政治、顏色革命、“茉莉花”這些似乎離我們遠去的詞匯竟卷土重來。
除了烏克蘭政治動蕩延續(xù)了這一年外,也發(fā)生了諸如泰國政變、埃及政變、香港“占中”、臺灣的“太陽化運動”和“九合一”選舉等政治動蕩。而中東“茉莉花革命”的狂潮在幾年的醞釀后,竟最終上演了“ISIS崛起”的續(xù)集。此外,馬航甚至兩次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一次是MH370班機失聯(lián),一次是MH17班機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還有美國退出QE、蘇格蘭獨立公投、埃博拉疫情等,都對國際局勢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一年的世界,可謂這里震完那里震、東方不震西方震,震動不止。
這要是你的手機,你肯定得煩死,恨不得關機了事。但世界不是手機,沒法關機,他要震動,你無法調成靜音。但這種動蕩和混亂也不是沒有線索可循。
是不是想關機?
開年第一場大戲自然非烏克蘭政治動蕩莫屬。從去年底開始的要求加入歐盟的烏克蘭街頭民眾運動持續(xù)到今年初,突然急轉直下,沖進總統(tǒng)府,占領了國會,選舉上臺的總統(tǒng)亞努科維奇被迫逃亡。隨后,烏克蘭反對派在一片混亂中匆匆登臺,不過,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東部包括頓涅茨克等一些地區(qū)在內,宣布不承認新上臺的烏克蘭政府。隨即,烏克蘭新政府組織軍隊開赴東部,東部自然也不甘示弱,組織軍隊防御,兩邊的混戰(zhàn)持續(xù)了整整一年。雖然在之后舉行的選舉中,選舉出了新的總統(tǒng)波羅申科,但烏克蘭得到的是東部的分裂和長期的內戰(zhàn),克里米亞則干脆通過公投加入了俄羅斯,普京自然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正是在烏克蘭的內戰(zhàn)中,不幸的MH17班機闖入雙方的禁飛區(qū),從而被擊落,但究竟是政府軍擊落的,還是東部民兵擊落的,始終沒有定論。
自從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以來,“民主”再度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政治運動口號,如北非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執(zhí)政已經(jīng)超過幾十年的“獨裁者”們紛紛下臺,民主政權成立。但民主革命容易,要讓民主運轉起來卻很難。三年多后,埃及發(fā)生政變,民選總統(tǒng)穆爾西被軍方控制,國防部長塞西出任總統(tǒng)。無獨有偶的是,在茉莉花革命的“首義”之地突尼斯,年終的選舉中,“革命”前的議長當選總統(tǒng)。至于利比亞,仍處在內戰(zhàn)和分裂之中,早已被世人忘記。北非三國的“民主”革命可謂“辛辛苦苦三年多,一夜回到革命前”。
辛辛苦苦三年多,一夜回到革命前。
在泰國,民選上臺的總理英拉遭到反對派的強烈反對,持續(xù)的街頭運動嚴重威脅到泰國的政治穩(wěn)定,最終軍方再次出面,控制英拉,發(fā)動政變,掌握政權,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出任總理。之前英拉政府與中國簽訂的大米換高鐵協(xié)議就此作廢。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到了12月底,巴育政府仍然與中國簽訂了修建鐵路的協(xié)議。
在中國臺灣,由于馬英九政府與大陸簽訂服貿協(xié)定,遭到反對,反對派發(fā)動街頭政治運動,民眾上街,一度占領了“立法院”。雖然反服貿運動(又稱太陽花運動)最終平息下去了,但馬英九政府的支持率嚴重受挫。半年后的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慘敗,民進黨大勝,重鎮(zhèn)臺北失守,名義上無黨派實際上偏綠的柯文哲當選,馬英九被迫辭任國民黨主席。
在香港,自當選以來就備受爭議的特區(qū)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年再度遭遇嚴重考驗。圍繞著2017年選舉方案的爭議,香港反對派發(fā)動民眾上街,“占領中環(huán)”,從9月28日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2月中旬,香港警方才最后完成清場,延續(xù)了近三個月。雖然“占中”成為大規(guī)模民眾運動的成因眾說紛紜,但不可忽視的是,無論反對派如何激烈,都不能否認,梁振英是通過合法的選舉程序并得到中央政府任命才成為特首的,以廣場運動的形式要求他下臺自然是非法的。
“占中"其實根本沒占領過中環(huán)。
但在臺灣和香港發(fā)生的這些非法行為居然得到了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口頭支持。那么問題來了,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到底是支持誰呢,支持民主,還是誰在街頭支持誰,是公投他們就支持?
要是你以為西方國家是這么想的,那就圖樣圖森破了。他們當然是有選擇的,并不是誰上街都會支持。比如在烏克蘭,反對亞努科維奇的街頭運動,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堅決支持,但等到他們支持的反對派上臺之后,烏克蘭東部的街頭運動和公投卻遭到西方國家的堅決反對,他們把這視為俄羅斯的陰謀,進而對俄羅斯采取了制裁措施。
制裁確實效果不錯。在制裁剛開始的時候,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等到冬天到來,俄羅斯就會開始反擊,只要普京掐住天然氣管道的閥門,歐洲就會跪地求饒。但結果和人們預想的完全不同,最終還是俄羅斯先眨眼了。由于國際油價持續(xù)下跌,到12月中旬,經(jīng)濟上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俄羅斯頂不住了,盧布開始大幅貶值,造成俄羅斯盧布危機。不過,在持續(xù)下跌了幾天之后,到圣誕節(jié)前夕,盧布已經(jīng)止跌,俄羅斯沒有崩潰。
周邊環(huán)境惡化,普京是很發(fā)愁。
制裁既是比誰先眨眼,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游戲。雖然俄羅斯盧布重挫,但歐洲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從第三季度開始,歐洲的經(jīng)濟復蘇勢頭開始衰竭,10月過后,不僅法國等國深陷經(jīng)濟衰退不能自拔,連歐洲經(jīng)濟火車頭德國的經(jīng)濟形勢也開始變得糟糕起來。迫不得已,歐洲各國只好修改GDP統(tǒng)計方法,將一些原來上不了臺面的產(chǎn)業(yè)也納入統(tǒng)計。
經(jīng)濟形勢不見好轉,自然會反映在政治上。先是在年中的歐洲中期選舉中,極右翼政黨在歐洲大勝,接著是蘇格蘭要求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終于演變成了公投,火燒到了英國自己頭上。雖然在卡梅倫政府百般勸說之下,蘇格蘭獨立的支持率未能達到法定要求,仍留在英國,但卻獲得了更大的自治權。當然,這樣的公投和克里米亞一樣,無論程序多么正義,是不會獲得西方真心支持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亢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評論 102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評論 117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評論 484“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20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
時間定了!“C909將執(zhí)飛越南國內航線”
-
澤連斯基準備用測謊儀“抓內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話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軟弱!
-
尹錫悅再發(fā)聲
-
英方警告以色列:這不是對待英國議員應有的方式
-
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
歐盟報復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來反對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