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月之:解讀早期中共的特質,需置身于這“四重空間”
最后更新: 2021-07-13 09:56:01導讀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日。
當我們研究早期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歷史時,需要將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緊密結合起來。
為什么是在上海?為什么是在上海法租界?從不同城市的特質,到不同城市空間的功能,解讀中國共產黨的內涵,尋找更多歷史細節(jié),讓黨史研究“落地”。
對此,觀察者網采訪了著名上海史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史學會原副會長熊月之。熊教授從小空間——上海、中空間——江南、大空間——北京、甚至更大的空間——國際等多重空間來解讀早期中共的特質,分析中共革命黨人的活動與交往。
此外,在談到熱播劇《覺醒年代》時,他也指出該劇將陳獨秀作為主要人物塑造,具有思想解放的意義。
以下為采訪全文。
中共一大會址 圖自新華社
【采訪/觀察者網 朱敏潔】
觀察者網:熊老師您好,很榮幸能邀請您談談中共黨史的問題。前幾年看過您的一篇文章關于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印象非常深刻,某種程度上給我提供了另一個理解黨史的角度,結合上海歷史去談中共的歷史時空概念,有一種黨史研究“落地”的感覺,有了一種切身感或復雜感,脫離實際很難談歷史問題,您當初是怎么會意識到要去做這樣一個看似很平常的問題,比如為什么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開?真的沉下去研究之后,看到了哪些隱藏在“大象身后”的信息,從而對于理解黨史有了更大的突破?
熊月之:因為我長期研究上海歷史,所以深有體會——上海不是一個籠統(tǒng)的上海,要談就要談具體的上海。當時上海其實是由三個城市合成的,這三個城市又各不相同。不研究上海歷史,或許會籠統(tǒng)地說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但如果真的進入到上海城市這個領域,你就會明白一定要具體到某一個空間,是哪一個上海?上海城市內部的不同空間,包涵不同的社會意義,對于城市功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一般性的問題。
當前的城市研究非常重視空間,空間本身不是虛空的,而是有內涵的,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價值,不同的文化。落實到近代上海,不同時代、不同空間都可以分開來解讀。我本職是研究上海史的,當我去看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歷史時,一定會把時空兩個維度緊密結合起來。
當進入空間維度以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突出的現(xiàn)象,就是1920年前后相當多的知識分子都集中在法租界。這不是偶然的,背后有幾個原因。第一,跟城市功能分區(qū)有關,盡管上海由“三個城市”合成一個城市,但它本身還是有整體性的,因此就有城市功能分區(qū),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功能,與城市自身結構及其形成歷史有關系。比如就租界來講,最先發(fā)展起來是外灘這一帶,無論是公共租界還是法租界,都是靠近黃浦江一帶先發(fā)展起來,城市功能也隨之發(fā)生轉化,像金融、貿易等功能區(qū)與后來的工業(yè)區(qū)、居住區(qū)就會逐漸分離開來。比如,起初河南路、江西路附近也是居住區(qū),后來就不斷往西拓展。所以上海城市的發(fā)展特點,第一是由南而北,第二是由東而西,這跟城市功能的不斷演化相關。
1921年前后的上海已經是一個相當發(fā)達的功能齊全的大城市。1921年,上海人口大概是250萬以上,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城市,相當于三個北京的人口。為什么要用北京來比較?因為北京是首都,是政治中心,而上海是社會中心、經濟中心,這兩個城市在整個中國的影響力最大,將兩者作比較,是為了突出強調上海特有的一些功能。
1920年上海外灘
早在那個時候,關于中國城市研究,先進知識分子,中國共產黨人是很關心的。1921年,張國燾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寫得很清楚,北京是一個官僚和知識分子的地方,知識分子多是因為作為政治中心需要辦大學;官僚數(shù)量本來就相當多,又因為北京在晚清并沒有經歷革命大洗禮,而是和平轉變過來的,所以舊官僚、舊社會基礎都在,于是北京主要就是激進知識分子和腐敗官僚并存。
北京沒有很發(fā)達的工商業(yè)——工業(yè)和商業(yè)對一座城市是很要緊的,北京也沒有除使館以外的廣泛國際聯(lián)系。這就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五四運動學生罷課,但罷課之后就沒下文了。因為官僚站在激進學生的反面,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社會階層給予學生支持。因此,張國燾在報告中講得很清楚,北京作為一個共產黨的重要活動地并不合適——那時候不是講創(chuàng)始地,在哪兒開會不是最要緊,在哪兒活動才是最要緊的。共產國際也認為,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社會基礎的,一定要注意哪里有工人階級。北京的工人在長辛店,而長辛店離北京有多遠?38公里。彼時不是今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工人沒法去北京城內活動。
所以,是否重視城市內在的結構空間,對于準確科學地解讀黨史非常關鍵。我們不能籠統(tǒng)地講上海,也不能籠統(tǒng)地講北京,而是要講出為什么是上海、為什么是北京。
正如前面提到的五四運動,北京學生罷課以后,如果沒有上海的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沒有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城市的影響,是無法迫使北洋政府改變態(tài)度。因為一旦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上海港就變成死港,這在當時是一個國際性大事件,影響整個國家。否則,學生罷課沒什么了不得的,因為不會動搖整個社會的基礎,影響社會的運作。
再回到剛才講的長辛店,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社會基礎的,因此共產黨成立以后要搞工人運動,這套方法其實從共產國際蘇俄那里直接搬過來的,其實。從大范圍、長時段來看,中國工人在當時的中國社會里面不是最窮的人,中國社會最窮的人是破產農民。我們去看毛澤東寫的《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就能明白,中國的工人運動為什么不能成功,因為工人不是社會最底層。
圖自上海總工會網站
美國歷史學者裴宜理專門寫過《上海罷工》一書,書里面對此研究很詳盡,上海工人的待遇比農村窮人好很多,這些工人大多是剛剛從農村進城的農民,他們知道自己的日子過得不錯,只要在紗廠、面粉廠有工作,更好一點的是電車公司、郵局,收入待遇是可以的。
這和歐洲的情況不一樣,歐洲工人確實是最窮的,除了自己以外沒什么其他身家財產,是社會中最窮的人,所以他們追求革命。而中國是破產農民,正因如此,后來中國共產黨的農村包圍城市才能成功。
現(xiàn)在我們很少提這些大背景,因為這相當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工人運動。最初的工人運動,都是在共產國際指導下開展,一次次搞集會罷工,其實到頭來我們黨損失了很多東西。當然,從大的層面來講,我們是共產國際下屬的一個支部,我們要發(fā)展,就只能按照已有的經驗來做,其他國家沒有,只有蘇俄有,那我們就照著蘇俄的路走,最后就成了照搬蘇俄經驗。當然,照搬也有價值,最后失敗了,我們知道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吸取了教訓,另走他路,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科興將向COVAX國家提供3.8億劑滅活疫苗
2021-07-13 09: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31省份新增29例:云南江蘇各1例本土確診
2021-07-13 09:4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工信部通報下架趣看點等48款侵害用戶權益APP
2021-07-13 09:24 -
江蘇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關聯(lián)
2021-07-13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
南京一中學報告廳漏水如瀑布,當?shù)鼗貞?/a>
2021-07-13 07:55 -
網上評論帶來壓力嗎?棄港大選北大馬院的女孩這么說
2021-07-13 07:28 高考 -
商務部:全力穩(wěn)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2021-07-13 07:24 中國經濟 -
云南省新增本土確診1例
2021-07-13 06:5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覺醒年代》今起全港首播
2021-07-12 21:04 香港 -
邱毅在廈門接種科興疫苗
2021-07-12 20:07 臺灣 -
“港獨”組織策劃炸彈恐襲案再有5人落網,含2名“金主”
2021-07-12 19:35 香港 -
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fā)放名單公布
2021-07-12 19:32 -
再救出一人!蘇州酒店坍塌已致1死,9人失聯(lián)
2021-07-12 19:20 安全生產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2021-07-12 18:28 -
臺灣最新民調:抗疫不力,民進黨流失近300萬支持者
2021-07-12 18:28 臺灣 -
馮小剛新劇這波諷刺拉滿了
2021-07-12 18:11 -
港大醫(yī)學會站出來了!
2021-07-12 17:39 香港 -
布林肯就“南海仲裁案五周年”發(fā)聲明,外交部強調六點駁斥
2021-07-12 16:46 中國外交 -
北方工業(yè)大學原副校長被雙開:20余次匿名誣告,涉8名局級干部
2021-07-12 16:40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評論 41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33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91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46最新聞 Hot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