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三位經濟學家談明年中國經濟
-
王慧wanghui@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58:03觀察者網: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闡述財政政策時指出要“保持適度支出強度”,而今年改變?yōu)?“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蓖瑫r,今年還提到了“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等等,對于今年財政政策的重點,您有何觀察?明年會不會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的大年?
向松祚:政府的政策,從經濟學上來講,可以理解為“直接的政策”和“間接的政策”。所謂“直接的政策”是馬上能夠對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的政策,主要就是政府投資。所以,財政政策是非常直接的政策,特別是用財政資金來做基礎設施的投資,是非常直接的投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說明了財政政策的緊迫性。
我們通常講有三大類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yè)投資和房地產的投資。政府能夠直接發(fā)力的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還有一些國有企業(yè)能夠直接發(fā)力,因為國有企業(yè)本質上能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政府可以直接讓其投資。
我認為明年的財政政策是有空間的,特別是在我們整體的負債率不是很高的情況下。雖然有空間,但是效果可能沒有那么理想。一方面,我們的財政在有空間的情況下也不能大規(guī)模地搞財政赤字,另一方面,經濟學也一再證明,政府投資對經濟拉動的效應是有限的。尤其是,這些年來,中國政府投資在整個投資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
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講,中國經濟要想辦法激活民營企業(yè)的投資,因為在制造業(yè)的投資里,民營企業(yè)的投資占比超過80%,房地產投資也是民營企業(yè)占的主體。
所以,明年可以肯定是一個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的年份,也可以講是一個“大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政府投資可以撐起整個經濟的增長,可以穩(wěn)住整個的經濟增長,它所起的作用重要但有限。
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是科技創(chuàng)新和全要素勞動生產力的提升,是企業(yè)家精神與活力的勃然爆發(fā)和持久發(fā)揮。因此,要穩(wěn)增長,實現持久增長,必須從更基本的政策出發(fā),尤其是如何妥善保護私有產權,激發(fā)企業(yè)家精神,激發(fā)民營企業(yè)活力。
觀察者網: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貨幣政策相比,會議對貨幣政策描述由“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轉為“靈活適度”;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實施好擴大內需戰(zhàn)略,增強發(fā)展內生動力”等內容去年也未提到。對此您有何解讀?
向松祚:無論是從M2(廣義貨幣供應量)還是從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速來看,這些年我們的貨幣政策總體是比較寬松的,至少不能說是一個趨緊的貨幣政策。
我認為,現在貨幣政策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是,從總量上我們不能再過度依靠貨幣和信貸的寬松,因為現在通脹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講的“合理適度”,我認為是希望貨幣政策能夠結合信貸政策做一些結構性的調整和寬松,“合理適度”更重要的是結構上的合理適度。
也就是說,貨幣政策要與產業(yè)政策結合起來,讓信貸資金能夠流入到我們希望鼓勵、支持的行業(yè)里去,而不是搞貨幣政策的全面普遍寬松。以房地產信貸政策為例,雖然降準,但是對于大多數高負債的房地產企業(yè)來說,它們已經沒有能力再獲得信貸。
但是,我也認為,貨幣政策對拉動經濟,包括刺激消費、刺激投資的效果有限,它的負面效果必須要高度重視。
觀察者網:這次會議在區(qū)域政策領域強調,要增強發(fā)展的平衡性和協(xié)調性,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qū)協(xié)調發(fā)展。這是否意味著中西部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將迎來重大政策利好?
張燕生:我相信肯定會是這樣。真正的利好是要從東北的實際出發(fā),找到走出東北發(fā)展困境的新思路,從而幫助這個區(qū)域東北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這樣才是資源最大的利好。
丁一凡:中央連續(xù)好幾個5年計劃都在想辦法幫助東北振興,但近年來東北經濟并沒有很大起色,所以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問題。
東北的是最早搞工業(yè)化的地區(qū),它的基礎設施很好;這里過去的人力資本也非常好,有很多的技術工人、工程師,還有很多高校。它本來應該什么都好的,但是我們現在看到,東北的人口外流非常顯著,這樣怎么能發(fā)展起來呢?
我覺得東北首先要解決治安問題、掃黑除惡問題、貪污腐敗問題,在此基礎上再出臺一些鼓勵政策,把人才吸引過去,或者把當地流失的人才吸引回去。
- 責任編輯: 王慧 
-
國際能源署署長:俄氣或全面斷供,歐洲須做好準備
2022-06-23 16:43 觀網財經-海外 -
科大訊飛成立汽車科技公司,早已布局智能汽車市場
2022-06-23 16:22 -
馬士基CEO:盡管受到民粹主義的沖擊,但全球化并未瓦解
2022-06-23 16:17 觀網財經-海外 -
“破壞資本主義的人”,正在重新統(tǒng)治美國?
2022-06-23 15:20 觀網財經-宏觀 -
湖北咸寧:購房最高補10萬,可申請一次性提取父母、子女公積金
2022-06-23 15:19 觀網財經-房產 -
馬斯克“擔心破產”:美國和德國新工廠已虧數十億美元
2022-06-23 14:41 新能源汽車 -
戴琪:對華關稅是一種談判籌碼,降了也對抑制通脹作用有限
2022-06-23 10:41 中美關系 -
李想喊出“不差庫里南”,理想L9能否平替豪華車?
2022-06-22 23:11 觀網財經-汽車 -
國常會: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2022-06-22 22:32 觀網財經-消費 -
普京:俄金融信息交換系統(tǒng)將對所有金磚國家銀行開放
2022-06-22 20:49 觀網財經-金融 -
全國麥收完成:川鄂豫等9省已收獲3.01億畝
2022-06-22 20:06 聚焦三農 -
中央深改委:要推動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臺企業(yè)回歸本源
2022-06-22 19:43 觀網財經-金融 -
八部門:這些小微企業(yè)和個體戶可減免6個月租金
2022-06-22 18:59 觀網財經-宏觀 -
名創(chuàng)優(yōu)品即將赴港上市,資本買賬么?
2022-06-22 17:53 -
達利歐:美聯(lián)儲對通脹無能為力,它將帶領美國走向滯脹
2022-06-22 17:35 觀網財經-海外 -
美國會議員建議:高超音速研發(fā)應搞“舉國體制”
2022-06-22 15:45 -
耶倫:其實衰退也分好幾種的…
2022-06-22 14:03 美國經濟 -
異地儲戶資金流入河南村鎮(zhèn)銀行,第三方平臺成“看不見的手”
2022-06-22 13:38 -
“華人首富”身家蒸發(fā)5800億人民幣,發(fā)生了啥?
2022-06-22 10:35 瘋狂比特幣 -
違法裁員?特斯拉遭前員工起訴
2022-06-22 09:29 觀網財經-汽車
相關推薦 -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評論 83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72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106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4最新聞 Hot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