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瑟夫奈:中國實力或接近美國但難超越
關鍵字: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4月8日文章 原題:中國正在超過美國嗎?(作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
21世紀將日睹亞洲重新取得歷史上其在世界人口和經濟總量上所占的份額。
1800年,亞洲占全球人口和經濟產出的一半以上。到1900年,它只占世界產出的20%——不是因為亞洲發(fā)生了天災人禍,而是因為工業(yè)革命把歐洲和北美轉變成了世界工廠。
人均差距與發(fā)展障礙
亞洲的復興始于日本,然后轉向韓國及引領東南亞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F在,復興的焦點在中國.與印度的關系也越來越大,數以億計的人民在復興的過程中擺脫了貧困。然而,這一變化也使一些人感到憂慮,擔心國家間的實力關系發(fā)生變化。
實際上,投資銀行高盛公司預測中國的經濟總量將在2027年超過美國。
但是,即便中國總體的GDP在21世紀20年代的某個時候與美國等量齊觀,兩個經濟體在其構成上也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還有很大一片欠發(fā)達的農村。假設2030年以后中國的增長率為6%而美國的增長率只有2%,中國在人均收入——而這能更好地反映經濟的發(fā)展程度——上也無法趕上美國。
另外,用線性的方法來預測經濟增長軌跡可能具有誤導性。新興國家在經濟騰飛初期往往能從技術進口中獲益,而當它們達到更高的發(fā)展層次時則一般會減速。
由于其國有企業(yè)效率低下、不平等越來越嚴重、社會保障體系差強人意、腐敗和制度的不完善,中國經濟面臨著嚴重的障礙,阻礙其持續(xù)、高速的增長。
中國幾乎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唯一快速老齡化的國家。一些中國的人口學家擔心,中國將未富先老。
發(fā)展持續(xù)性有待觀察
過去十年來,中國從世界上第九大出口國發(fā)展成為領先者,取代德國成為第一大出口國。但是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發(fā)展模式需要調整。實際上,中國的“十二五”規(guī)劃旨在降低對出口的依賴,提高國內需求。這能奏效么?
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的目的是挑戰(zhàn)美國作為世界主導力量的地位。即使這種對中國意圖的判斷是準確的,中國能否具備能夠挑戰(zhàn)美國的軍事能力也是值得懷疑的。
中美應避免軍事恐懼
誠然,中國的軍費開支今年上漲了12%以上,其增速要遠遠快于經濟的增速。
但是中國的領導人必須顧及他國的反應和局限,因為中國為了滿足其經濟增長目標必須開拓海外市場和資源。
未來數十年,從實力角度來說,中國肯定能夠接近于美國,但是中國不一定會超過美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目前許多基于GDP增速所做的預測過于一維化:它們忽視了美國在軍事以及軟實力上的優(yōu)勢,以及中國在亞洲均勢內部所面對的地緣政治劣勢。
我自己的預測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中國將與美國展開競爭,但是在本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總體實力是不會超過美國的。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和中國應該避免過分害怕彼此的軍事實力和意圖。
在現實中,中國和美國并不存在根本的利害沖突。兩國——再加上其他國家——若合作則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
-
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59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2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36“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4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