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破茂,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石破茂訪美剛一個月,加征關稅的靴子還是落地了。特朗普是一個極為精明的商人,沒有真金白銀,一切說辭都是白費口舌。[全文]
-
日鐵遭“背刺”,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美國
日鐵的收購之所以會被貼上“國家安全保障威脅”標簽,正是這個背景的產物。這并不只是美國大選前后的倒霉個例,而是時代的真實反映。[全文]
-
日本汽車三巨頭為何同時做出重大決定?
電動車改變了汽車消費方式,也在改變日企。在中國大地上,新一輪的電動車大比拼即將開始。[全文]
-
中國資本涌入日本,有些問題還需三思
日本輿論中的中國,經濟發(fā)展了,便是日本的威脅;經濟發(fā)展遲緩了,便又會變成拖累日本經濟的進程。極度缺少對中國的客觀報道。[全文]
-
日本“米荒”:人禍咎由自取,天災不可不防
日本以區(qū)區(qū)3%的大米供應缺口搞出的的“米荒”是一起典型的蝴蝶效應導致的災難。“米荒”看似偶然,實則是天災人禍的結合,且后續(xù)流毒會遠超如今外界已經看到的惡果。[全文]
-
中國電動車“黑船來襲”,豐田端著,本田急了
在電動車銷量方面,日本去年全年的數(shù)據只是中國的一個零頭。[全文]
-
日本經濟到底是好還是壞?
我們談論日本經濟的時候不能忽略一點,即這30年日本企業(yè)作出的重大貢獻之一是創(chuàng)造和經營了一個“海外日本”。如今日本經濟、尤其是股市和大企業(yè)的表現(xiàn),又讓大家開始關心日本經濟會不會再次起飛,我覺得這都是些文學性用語,所謂的“日本經濟再起飛”還能飛到哪里去?[全文]
-
“連續(xù)三季度,日本超半數(shù)半導體制造設備流向中國”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日本經濟新聞6月12日報道披露,從今年一季度日本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額來看,面向中國市[全文]
-
豐田和馬自達5種問題車型停產 3000多家供應商受波及
-
日本4月貿易逆差擴大7.36%,“日元疲軟痛苦還在加劇”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日本財務省5月22日公布的貿易統(tǒng)計初值顯示,日本4月貿易逆差額達到4625億日元(約[全文]
-
日本AI,失去的不止三十年
日本已經失去了過去,但可能正在失去未來。[全文]
-
“30年前日本人開豪車中國人騎自行車,30年后…”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當?shù)貢r間5月14日,日本著名政治新聞評論家田原總一郎在其專欄更新了對前厚生勞動省大臣[全文]
-
五年內兩次因造假鞠躬,這家日本名企為何“屢教不改”?
造假能綿延幾十年,就不只是簡單的情理問題了,該是企業(yè)制度失靈、工業(yè)生產的社會風氣出現(xiàn)敗壞。[全文]
-
美國“收割”論沸反,日本為何不著急?
匯率魔法讓企業(yè)輕松獲利,這么好的事千載難逢。[全文]
-
“中國恐懼癥”又犯了?日經產相稱美日菲要在這點上合作
綜合日本《讀賣新聞》旗下英文網站“TheJapanNews”和日本共同社報道,當?shù)貢r間4月11日,日本經濟產業(yè)大臣齋藤健在美國華盛頓出席美國、日本、菲律賓三邊會議后召開記者會稱,為了加強鎳等關鍵礦產的供應鏈,美日菲三國將攜手合作。[全文]
-
日本2月對華貿易逆差擴大1倍,半導體出口增加80%
(觀察者網訊)當?shù)貢r間21日,日本財務省公布2024年2月貿易初步統(tǒng)計數(shù)據,數(shù)據顯示日本貿易已經連續(xù)兩個月赤[全文]
-
日本經濟發(fā)生轉變的條件正在形成?
有些企業(yè)在回顧通縮時期時會帶著懷念的心情,因為那時候只要不過度擴張,就能活下去。日本現(xiàn)在正面臨機遇,去打破通縮時期的心態(tài)和行為,打造工資和物價雙雙上漲的經濟。一個“正利率國家”無法單純通過央行加息來實現(xiàn),只有當經濟活動和價格得到改善,為加息創(chuàng)造適宜條件時,才有可能實現(xiàn)。[全文]
-
為應對中國車企,日產、本田聯(lián)手,但“為時已晚”
(觀察者網訊)在全球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企業(yè)席卷電動汽車市場的背景下,日本廠商已經遠遠落后。生存壓力推動“老[全文]
-
日本去年四季度GDP上調至0.4%:制造業(yè)投資增20.6%,但消費乏力
-
東芝衰?。呵伴T進虎后門進狼,百年老店黯然退市
東芝宣布退市,既顯示出日本綜合機電企業(yè)走向衰敗,也是日本企業(yè)以蛇吞象的態(tài)勢兼并美國企業(yè),最終被美國反噬的一個必然結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