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榮祖:湖南是國家、蔣介石是新儒家…海外中國史研究有多離譜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0-07-29 09:28:38問題之六:居心叵測的翻案
近年來有一批美國學(xué)者的研究,號稱“新清史”,以新視野解釋清朝的歷史,兩岸都有一些中國學(xué)者為之驚艷,以為我們以前把清史都看錯了,清帝國原來不是中華帝國,而是中亞帝國,中國不過是清帝國的一部分,又認為滿人漢化的概念是大漢沙文主義的產(chǎn)物,認為滿人不是中國人,滿人具有所謂的“族群主權(quán)”,不承認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堅持中國人只是漢人,滿人、蒙古人、西藏人都不是中國人,這豈不是為分裂中國提供理論基礎(chǔ)?如此居心叵測的論述,外國人隨便說說也就罷了,中國人也去附和,未免太盲目無知了吧!
打個比方,新清史論者把清朝視為公寓大樓的主人,境內(nèi)每一個族群占有一間公寓,公寓的主人有其自主權(quán),意指清朝垮臺后,應(yīng)像奧斯曼帝國那樣崩潰,各民族各自立國。據(jù)此失當?shù)囊鳎阃陆Y(jié)論說中華民國成立的五族共和國是“重新殖民不同的民族”,于是進而質(zhì)疑無論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應(yīng)該繼承清朝滅亡后的遺產(chǎn)。這已經(jīng)是扭曲歷史、裂解多民族中國、居心極為叵測的論調(diào)。
“新清史”最引以為傲的是利用滿文檔案,其實中國史家用滿文檔案早已不乏其人,據(jù)通曉滿文的學(xué)者指出,“新清史”最主要的論著,如柯嬌燕(Pamela Crossley)的《半透明的銅鏡》(A Translucent Mirror,2000)、羅友枝(E. Rawski)的《最后的帝王們》(The Last Emperors,1987)、路德(Edward Rhoads)的《滿與漢》(Manchu and Han,2000),以及歐立德(Mark Elliot)的《滿洲之道》(The Manchu Way,2001),均引用滿文不多而又輕率。羅友枝完全不懂滿文,所以她的引用書目中全無滿文資料,她所引用的主要是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包括漢譯的滿文檔案,所以她全部依賴漢文資料。
因研究晚清,路德似對滿文不感興趣,但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有不少滿文報章與雜志值得參考,他卻沒有注意??聥裳嘁脻M文較多,但鐘焓教授發(fā)現(xiàn)她一連串的誤讀誤解,以至于結(jié)論難以落實。例如她把佟達禮確認為三萬衛(wèi)的女真人,因她誤讀明軍駐守在遼東的三萬衛(wèi)為女真的三萬戶。事實上佟氏在明初就已經(jīng)是充分漢化的女真人,是協(xié)助明廷平定遼東而后駐守在衛(wèi)的軍官。更不可思議的是,她說佟姓與滿族皇家是遠親,毫無實據(jù)。據(jù)清史名家鄭天挺先生的說法,佟家世居遼東,根本就是漢人!
事實是,遼東的漢人與女真人同在遼東居住數(shù)百年之久,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女真人即使不是完全漢化,至少也已半漢化了。漢化的女真人稱為“Nikan”,屬于漢軍八旗,佟家即使有女真血統(tǒng),在文化上也已與漢人無異。遼東事實上已是漢化的社會,然而柯嬌燕打心底不愿意承認無可爭辯的事實,她情愿說是都市化、部族化而就是不愿說是漢化!全不顧滿族的社會組織是以家族為基礎(chǔ)的“halamukūn”,根本不是部落或都市。更加荒謬的是,柯嬌燕以佟氏在康熙時要歸宗滿族,論證清廷開始從文化認同轉(zhuǎn)變?yōu)樽迦赫J同,而此轉(zhuǎn)變到乾隆時完成。但刻意編織滿洲族性是徒勞的,因佟氏的要求是個案,只有兩個佟家有此一舉,其請求雖被允許,但并未從漢軍旗提升到滿軍旗,僅給與其較高規(guī)格的待遇,更無論其余的佟姓以及漢化的滿人。所以她的“族性認同”理論難免有捕風(fēng)捉影之譏!
上述可知,美國歷史學(xué)者的語言隔閡確實會影響到論述的正確;史景遷誤讀中文并非孤例,柯嬌燕的漢文應(yīng)該比滿文要好,但我們?nèi)园l(fā)現(xiàn)她連一些普通的漢文都無法正確理解,例如在她一篇題目為《〈滿洲源流考〉與滿洲傳承的形成》(“Manzhou yuanliu kao and the Formalization of the Manchu Heritage”)的論文中,她將形容滿洲的“白山黑水”誤解為“長白山在黑龍江區(qū)域內(nèi)”(Changbaishan in the region of Amur),她也不去看看地圖,長白山離黑龍江遠得很呢!她又將動詞“傳世”誤讀為名詞“傳記”,將“先后”的“先”誤讀為“先祖”。她的誤讀多少是由于受到先入為主的偏見的誤導(dǎo),她刻意想要建立渤海—女真—滿族的譜系。她更誤讀乾隆的詔書為“朝廷完成所有的工作,并承擔合法帝國的所有象征”(the dynasty has accomplished all the tasks and assumed all the symbols of alegitimate empire)。乾隆的原意是:朝廷以北京為首都,完成中國的統(tǒng)一,比之前任何的朝代更合法地統(tǒng)治中國。她幾乎是要把自己的話塞進乾隆的嘴里,乾隆明說清朝是中國朝代的合法繼承者,而她根本不承認清朝是中國的朝代。文字誤讀、誤解,勢必有損論證的精確,誤讀如何能得正解!
偏見產(chǎn)生錯誤,柯嬌燕毫不猶疑地說努爾哈赤與明朝皇帝是兩個獨立國家的首腦,事實上努爾哈赤的建州原是明朝的附屬,雖然清廷在《太祖實錄》中刻意刪除覺得屈辱的言辭,但入關(guān)前的原文具在,史家豈能不看最原始的史料?柯嬌燕為了證實努爾哈赤已經(jīng)建立獨立的主權(quán)國家,不惜取用后出的不實材料,有損歷史學(xué)家的真誠。她誤讀乾隆的《滿洲源流考》,居然得出滿洲與西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結(jié)論。無可辯駁的事實是乾隆從未自認為他只繼承遼金的中亞實體,反而很明確認為自己是上繼宋元明的“中華之主”。乾隆在《御批歷代通鑒輯覽》的序言中,明言自“隆古以至本朝四千五百五十九年事實編為一部”。乾隆以中國歷史為己任,自稱“春秋者,天子之事”,推崇中華正統(tǒng)的《通鑒綱目》。乾隆曾重修遼、金、元史,但并沒有視之為征服朝代或外來政權(quán)。重修后的遼金元三朝歷史,仍在二十四正史之列,也就是說由少數(shù)民族所建立的政權(quán)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新清史論者非要說清朝不是中國的朝代,又從何說起呢?
柯嬌燕所謂的“雁行皇權(quán)”(simultaneous emperorship),是說清帝對不同族群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漢人是天子,對滿人是族長,對蒙人是Qayan,這是“新清史”的一個主要論點,但這種論點無端將清帝都說成是“人格分裂”,事實上清帝就是中國大一統(tǒng)的皇帝,是中國的合法統(tǒng)治者?;侍珮O于入關(guān)之前的1636年按照中國傳統(tǒng)稱帝,并在此前的1629年將皇帝譯成滿文“hūwangdi”,而且追尊努爾哈赤為太祖皇帝。入關(guān)之后的順治時期,皇帝已是唯一的稱號,順治皇帝已經(jīng)是相當漢化的君主。北京大學(xué)辛德勇教授藏有順治頒發(fā)的《御制資政要覽》,順治在序言中明言要當中國的帝王而非八旗共主,明確宣稱“朕惟帝王為政,賢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該書內(nèi)容充滿講究德行的儒家價值,如謂“每篇貫以大義,聯(lián)以文詞,于忠臣孝子,賢人廉吏略舉事跡”。順治認真將此書分發(fā)給不同層級的官員閱讀??滴醺苑Q是中國皇帝,1689年與沙俄訂立的《尼布楚條約》,清帝簽署的是中國大圣皇帝,俄國也視康熙為中國的皇帝??滴醯乃膫€遺詔也自稱是中國大皇帝,統(tǒng)御所有在境內(nèi)的中國人,誠如甘德星指出的,遺詔是權(quán)力傳承的主要文獻,最可佐證。
柯嬌燕將清朝官員所說“我們中國”理解為“中國臣屬于我們”,不知是誤讀,還是故意扭曲?如果正確閱讀當時的記載,便可知道,滿族官員在17世紀都已普遍認為自己是中國的臣仆。不僅滿官,蒙古也以清朝為中國,自稱是中國的一部分,可見諸1727年的蒙俄邊界條約以及1849年的蒙俄字典之中??滴跻矊⑶宄糜谥袊盗兄畠?nèi),雍正以下諸帝亦復(fù)如此,他們都關(guān)切族群的融合,加強皇權(quán),以中國的大皇帝為榮,怎么會想當八旗的共主,或各民族的大汗?新清史論者非要將清朝與中國分隔,如何能夠得逞?所謂“雁行皇權(quán)”根本是子虛烏有的東西。沒有“雁行皇權(quán)”,卻有“雁行語言”,清朝到乾隆時穩(wěn)定了中亞,呈現(xiàn)包容多民族、多語言的狀態(tài),但表達的是同樣的訊息與價值,況且漢語仍然是最主要的語言,例如錢幣上的漢字“乾隆通寶”印在正面,其他文字印在反面。清廷自稱中國,也要求蒙古、新疆、西藏承認朝廷代表中國。
- 原標題:海外中國史研究值得警惕的六大問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zé)任編輯: 吳立群
-
《北史》中鮮有美人故事,鮮卑人真的顏值不在線嗎?
2020-07-20 07:36 -
從全民族抗戰(zhàn)汲取復(fù)興力量,習(xí)近平這樣論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變”,聽習(xí)近平這樣論述“戰(zhàn)爭與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臺灣學(xué)者否認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jù)…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tǒng)”敘事,是關(guān)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guān)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xùn),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nèi)绾慰创^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fēng)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相關(guān)推薦 -
“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評論 0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評論 735“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310“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7最新聞 Hot
-
“尹錫悅別再扮演總統(tǒng)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準備解除武裝,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jīng)濟學(xué)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lǐng)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guān)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yīng)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wù)”
-